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凝聚监督合力 突出群众有感|推动筑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
办好群众“关键小事”|疏堵清障推动老旧小区改造

凝聚监督合力 突出群众有感|推动筑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

发布时间:2025-10-23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凝聚监督合力 突出群众有感

推动筑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远航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深情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们越来越长寿了。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孩子们现在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保障,围绕项目建设、津贴补贴发放等加强监督检查,构建起全链条监督体系,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护航民生政策落实落地。

  今年起,云南省纪委监委把“一老一小”突出问题整治纳入集中整治,紧盯“一老一小”有关项目建设、资金发放、权益保护等环节,构建“发现问题—及时交办—督促整改”的工作链条。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优势,该省纪委监委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会同省民政厅成立工作组,建立上下联动协作、定期听取汇报、常态查纠督导等工作机制,及时跟进全省各地“一老一小”相关政策执行、问题整治工作进展等情况。

  四川省纪委监委将养老服务突出问题整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召开全省部署会,研究制定科学调度办案、突出群众有感等方面工作措施,同时印发工作手册,细化梳理3大类8小类易发多发问题隐患,配套列举22个典型案例,加强工作指导。

  为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凝聚监督合力,四川省纪委监委加强与民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信息共享、联络会商等工作机制,合力推动问题解决。“我们与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监督小组,直插一线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相关情况随即反馈给民政厅,督促整改。”四川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省纪检监察机关联合民政、消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养老机构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推动完成整改。

  安徽省马鞍山市纪委监委把监督推动养老津贴补贴精准发放作为整治养老服务突出问题的发力点。该市纪委监委主动对接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获取基础数据,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工单异常等大数据模型汇总分析,截至目前,共生成预警信息3500余条,经过对预警信息的进一步核查,推动民政部门发现并追回违规使用资金111万余元、补发应享未享资金15万余元,有效规范养老服务资金管理使用。

  校园餐食关乎“一小”的健康成长。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要持续深化“校园餐”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经费管理、食品安全等领域,全链条发力压实各方责任,“查改治”贯通发力,不断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校园餐”项目招投标不规范问题,海南省五指山市纪委监委推动市教育局按照资质要求,对食材供应商统一公开招标,再由学校按需自主选择,市纪委监委对招标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招标过程公开透明。“我们着力避免在招投标环节量身定制招标条件、泄露标底信息、围标串标等权力寻租风险。下一步,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健全监管制度,不断规范权力运行。”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山西省阳泉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自2024年12月起,推动全市建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制度。目前,全市71所有食堂的学校全部建立膳食监督家委会,1189名家长委员累计开展食材验收、账目核查等检查276次,推动解决食材存储、公示不及时等126个问题。同时,持续推广“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学校食堂关键操作区画面实时推送至监管平台及家长手机端,矿区、平定县、高新区还同步对接教育、市场监管部门系统,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部门与家长协同的“智慧监督”格局。

  河南省登封市纪委监委以典型案例敲响警钟,针对近期查处的登封市直属第八初级中学原校长王某某虚增食堂供货量套取经费、登封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某某利用职权便利为学校供餐公司提供帮助并收取好处费问题案例,该市纪委监委推动教育系统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会上通报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筑牢拒腐防线。

中国法制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